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1、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2、深化面源污染治理。综合整治城市扬尘。
3、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
5、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6、压缩过剩产能。
7、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8、强化科技研发和推广。
9、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1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1、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12、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13、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14、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五、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5、调整产业布局。
16、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
17、优化空间格局。
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18、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19、完善价格税收政策。
20、拓宽投融资渠道。
七、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21、完善法律法规标准。
22、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23、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24、实行环境信息公开。
八、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
25、建立区域协作机制。
26、分解目标任务。
27、实行严格责任追究。
九、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28、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29、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30、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十、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31、明确地方政府统领责任。
32、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33、强化企业施治。
34、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政策咨询:0876—312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