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天
【文字解读】砚山县2021年小春生产及冬季农业开发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0-11-18 14:35:42     来源: 阅读次数:1766

一、政策背景及依据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受到影响,但我县扎实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秋粮再获丰收。

二、任务目标

(一)小春生产计划。全县计划小春作物总播面积42.95万亩,同比下调21183亩。其中:

1.粮食作物面积:计划种植面积29万亩,比上年减1.44万亩,减4.7%。总产量3810万公斤,比上年增187.8万公斤,增5.2%。其中,小麦面积15万亩,产量1520万公斤;薯类面积8万亩,产量1560万公斤;蚕豆面积2万亩,产量150万公斤;大豆面积0.5万亩,产量30万公斤;杂粮面积2.5万亩,产量210万公斤,其中:豌豆面积2.5万亩,产量210万公斤;冬玉米1万亩,产量340万公斤。

2.油料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万亩,比上年减0.2万亩,减6.7%。总产量160万公斤,比上年增19.7万公斤,增14%。其中,油菜面积1.5万亩,产量90万公斤;马芽花面积1.5万亩,产量70万公斤。

3.蔬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10万亩,比去年增5440亩,其中,商品蔬菜面积8.6万亩,比去年增5196亩。

4.其他作物:计划种植绿肥面积1.5万亩,比去年减4520亩。

(二)冬季农业开发。计划冬季农业开发面积28万亩。其中,冬玉米面积1万亩(鲜食玉米0.3万亩),冬早马铃薯面积8万亩;冬早蔬菜面积10万亩,其他作物面积9万亩。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落实,搞好服务。一要认真分析当前冬季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研究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层层分解落实种植计划任务,将种植面积落实到村、到户、到田,确保种植面积稳定。二要进一步加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尽快协调财政部门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发放,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对照惠农补贴资金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政策效应。三要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实行包村、包片责任落实,加强对冬种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为确保全年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四要加强耕地利用管理,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包装,鼓励土地流转连片开发经营,防止耕地闲置,杜绝耕地撂荒,实现应种尽种。五要强化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调供储备和监管,保障生产,提升质量。六要强化农情工作,稳定农情人员队伍,提高农情质量,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指导农业生产当好参谋助手。七要对冬季农业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督促检查,及时全面掌握情况,反映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推动冬季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确保完成生产任务。

(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要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适应市场需求扩优压劣,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生产,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高产高效冬春产业发展。一要谋划好作物布局。二要抓好品种结构调整。

(三)集成技术,提高水平。各乡(镇)要围绕培育冬前壮苗、主攻单产,因地制宜确定主推技术,加快先进实用重大技术的集成推广,尤其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绿色技术集成推广。

(四)建设基地,示范引领。要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新型经营主体,以科技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高位推动示范区建设,提高粮油生产综合能力。到2021年,力争在平远镇建成1个2000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和1个1000亩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高效示范核心基地。

(五)培育主体,规模经营。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并且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连片种植的经营主体。

(六)加强管理,稳定市场。要继续加大秋冬季农资市场专项治理力度,切实做好农资质量抽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密切监控重要农资市场价格,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持农资市场秩序,稳定农资市场价格,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同时,要做好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确保冬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积极应对,防灾减灾。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灾害预警,加强应急值守,及早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干旱、低温冻害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突出抓好冬季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积极采取种子包衣、轮作换茬、中耕除草等措施,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同时,要始终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合理设置监测点,及时开展监测预警,主动把握虫情冬季变化趋势,遏制草地贪夜蛾大面积、多作物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有条件的地方要宣传和发动群众根据旱情和作物生长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就近就地进行浇灌,同时加大科学施肥力度,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工作,尽量减少损失。

四、解读材料审定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审定人:郑继江,电话:0876—3122191;

联系人:余建萍,电话:0876—3122401。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