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天
砚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砚山县打造提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工作方案》的通知
  • 索 引 号2022-05-30-00000027
  • 文 号砚农人居办〔2022〕1号
  • 信息来源砚山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时间2022-05-30 17:52:50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现将《砚山县打造提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砚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砚山县打造提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彻底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根据《文山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打造提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工作方案〉的通知》(文农人居办〔2022〕1号),坚决打好我县“七城创建”战役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总攻战,全域化推进美砚山、美乡村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在面上推开的同时,试点开展打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工作,探索形成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整治标准和方式,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技术路线、建管模式和经验做法,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带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二)工作目标。根据《砚山县打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标准》(详见附件)要求,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房整治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村庄道路、供水、照明等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同步推进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设,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村庄,树立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可学习、能复制的样板示范。

(三)遵循原则。

1.坚持建管并重。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建设方式和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并长期稳定运行。

2.坚持村民主体。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

3.坚持乡土味道。统筹农村田园风貌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体现民族乡村风情,慎砍树、禁挖山、少拆房,不搞大拆大建,留住乡韵乡愁。

二、打造提升对象

各乡(镇)从所辖行政村内选择至少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择至少2个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群众积极性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自然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高标准、高要求进行提升打造,把村庄整治成“少花钱、办成事”的典范。

三、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5月13日—5月20日)。各乡(镇)要积极开展村庄调研,针对不同地域村庄特色,遴选打造提升村庄。按照“一村一方案”的原则,坚持改造为主,建新为辅,科学安排整治任务。各乡(镇)示范村名单于2022年6月15日前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打造提升阶段(5月21日—10月30日)。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村规划编制、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引导村民习惯养成等建设内容,查短板、补弱项,探索适合农村现有条件的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治理技术,形成相应的整治模式。

(三)总结提炼阶段(11月11日—11月15日)。各乡(镇)认真做好经验总结,为其他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工作方向和宝贵的工作经验,并将工作总结和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把打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各村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推动,保障示范村打造提升工作顺利进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抓总,加强统筹协调;县级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乡(镇)、村(组)要认真落实主责主体要求,勇于担当,扎扎实实抓好示范村打造提升各项工作。要统筹用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打造提升。

(二)发挥村民主体。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提升改造工程,充分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

(三)广泛宣传引导。宣传工作将贯穿整治提升工作始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的参与性、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资源节约、保护意识。

(四)抓好点线面结合。坚持“点”上抓示范,“线”上抓特色,“面”上抓长效的原则,对没有列为打造提升示范的村(社)、村(组),在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基础上,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确保整治提升工作见实效、见长效。

联系人:朱兴旺,电话:3135596、15331400726,邮箱:457418992@qq.com。

 

附件:打造提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标准

 

附件

打造提升文山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标准

整治内容

评价项目

创建标准

一、

 

1.垃圾治理机制建立

有成熟稳定、可复制推广的成本分担和经费保障机制、清扫保洁和收集转运机制、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机制、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机制、农业生产废弃物统筹处理机制、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机制。

2.垃圾治理设施、人员配备

村组保洁人员足额配备,管理组织健全。清扫设备配备完善,垃圾箱(桶、池)、收集转运车辆、场所等按标准和需求足量设置,规划布局合理,建设配置科学,与县乡处理体系无缝衔接。有条件的村庄开展源头分类减量。

3.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率

100%

4.治理效果

村庄清扫保洁常态化,公共场所保洁全覆盖。垃圾定时清扫、分类收集、日产日清,村域环境和农户庭院、室内干净整洁,无乱倾乱倒,无垃圾死角,农户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实现自觉整治、自我管理。

二、

5.“卫生厕所”普及率

>85%

6.卫生厕所改造

村庄优先推广农村三格式卫生厕所改造,没有供水保障的地方暂缓改建水冲厕所,试点推进卫生旱厕,积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水冲设施。

7.公共厕所设置

自然村设置公共厕所,厕所卫生达到“三净两无一明”。

8.粪污治理

未实施污水设施建设的配套建设粪污收集场所,实行粪污集中处理,就地堆肥还田、资源化利用。就近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将粪污纳入集中处理。

9.改厕方式选择、规划设计科学性和建设质量

改厕方式符合自然环境和农户自身实际,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技术模式可靠,有防水、防滲、防冻、防臭等措施。建设投入控制在合理范围。

三、

10.污水治理方式

根据地理气候等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污水治理方式,因地制宜选择集中或分散的模式处理。

11.村庄污水处理设施

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工艺先进、适用、可靠,处理设施和管网系统配套,工程建设符合标准规范,建立完善的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监测管理机制,建设投资和运行处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12.污水乱泼乱倒乱排管控

无污水乱泼乱倒乱排现象,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和房前屋后、庭院无污水积存。

13.沟渠河湖治理

沟渠河湖科学适度砌护整修疏竣,体系完整、进出水顺畅,兼具景观、生态、生产效应,沟渠河道、湖底无垃圾堆放点,水面无漂浮垃圾。

14.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坑塘河道消除黑臭水体并保持干净。

 

四、

15.村庄布局优化调整

按照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全面提升村庄风貌,达到协调统一。“空心村”和“空置房”治理思路新、办法多,整治措施有力,闲置农房占比低于5%。

16.农房建设改造

推进农村“裸房”风貌改造提升,分类施策统筹组织进行微改造或保护利用,使农房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风貌独特。

17.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

严格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活动;完成村内重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提升;完成确需进行保护修缮的传统民居保护工作。

18.通村组道路硬化

村组连接路和村庄道路硬化全覆盖

19.电代煤、气代煤推广

采暖、洗浴、厨卫积极采用电力、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0.创建美丽庭院

院落布局合理、协调整洁美观,院内、房前屋后周边无积存垃圾,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挂,绿化面积不少于庭院面积的20%。

21.公共通信设施

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通畅,线路架设规范有序。有条件的村庄采取管道入地敷设。

22.村内主要道路亮化

村内公共空间有照明设施,间距满足照明需求;照明设施样式与村落景观风貌紧密结合,具有地域特点。

23.村庄绿化

在进出村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农户庭院等场所种植花草、特色林果或绿化树,开展绿化美化,无抛荒地块。

24.畜禽养殖

引导农户退出散养。发展绿色养殖,建立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建立粪污处理中心,不具备条件的畜禽粪污要入坑加盖。

五、村庄规划管理

25.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整治方案制定

村庄规划筒练、精准、实用,村民参与度高。整治方案编制科学、符合实际。

26.规划许可制度

严格遵守规划许可制度,落实村庄规划,农房等建设有序。

六、建设运维机制

27.长效机制建立和运行

建立环境整治村级组织体系,以及议事协商和民主决策、整治项目公示、公共空间整治、运行管护等制度,做到制度、标准、队伍、经费、督察五落实。

28.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

全面实施门前“三包”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29.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情况

实行农户付费制度,积极组织村民按规定缴费。

七、农民主体作用

30.群众组织发动

村两委班子组织领导有力、党员干部带头引领,环境整治宣传力度大、组织发动充分广泛,农民对整治政策措施知晓度 高、全员全程参与,实行环境卫生红黑榜等激励机制。村级组织或农村工匠带头人承接村内小型环境整治项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1.村规民约

村庄规划执行落实和村民负责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缴纳保洁费、投工投劳、古树名木保护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筒洁可行、群众认可、引导约束作用强。农民卫生健康文明习惯养成良好。

32.示范经验总结推广

总结提炼出具有地域特点、可复制、易推广的整治技术、方法、模式、机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