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天
关于完善医养结合模式促进砚山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149号)
发布时间:2019-06-03 15:59:42     来源: 阅读次数:1887

提案者:高兰珍                    承办单位: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

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生养老问题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成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了医疗与养老、事业与产业、服务与保障发展的问题。近年来,砚山对养老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服务体系建设及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完善,致使养老产业工作发展缓慢。今后就如何加强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促进砚山养老产业健康发展,谈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我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截至2018年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共计61592人,其中471人符合政府按特困人员供养的条件。为解决全县失能、失智和高龄社会老年人养老问题,自2015年以来,在阿舍、平远、稼依、维末、盘龙、阿猛、蚌峨等地,按标准要求相继建设了9个农村敬老院及一个县城中心敬老院,根据各乡镇农村人口情况,每个敬老院建筑面积均在2700平方米左右,设置床位近100张,均设置有医务室,其中平远、稼依两个敬老院的基本生活设施设备已配备到位,拟于2019年3月完善入住情况。县城中心敬老院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入住率仅为20%,入住人员均为政府供养的农村孤寡老人。目前养老机构只能为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如简单的生活照料、居住及一般的医疗服务等工作。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县目前有三类医养结合模式,其中第三类模式是近期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新模式。

1.“支撑辐射”模式,即由乡镇卫生院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县卫生系统设立慢病管理责任医生,为辖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每年一次,并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服务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次根据老年人身体和疾病状况,部分乡镇卫生院还开设了农村家庭病床,解决了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

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如砚山县城中心敬老院内设立了医务室,经多部门协商,由江那卫生院安排了一名乡医驻点工作,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也可对外经营,实现了互利共赢。

3.“整体照顾”模式,即由单一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生养老服务,主要是“养老院内办医院”,即在养老机构内设立和配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和设施。目前,县民政部门正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模式问题,拟由运营方(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进行整体托管,也充分发挥医养结合优势,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等综合服务。

二、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存在的困难

虽然我县在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困难:

1.政府多部门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由卫计、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

2.发展规划不清,政策优惠有限。目前我县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民政部门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

3.宣传力度不够,居家养老观念难以改变,致使入住率偏低。受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的影响,目前95%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但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在生活照料的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

4.就医工作难以开展。养老机构内虽然设置了医务室,开展医疗工作需以养老机构为主体进行报批,但卫计部门在办理医疗机构设立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办理,根据目前的现有条件,养老机构设置医疗室开展医疗工作受到了一定因素的影响。其次,已运作的县城中心敬老院虽然已开展了医疗工作,但由于卫生资源配备不到位,设施设备简单,医务人员缺乏,技术偏低,也将影响老年人的就医质量。

5.多数养老机构不具备建立“医养结合”的老年康复院条件。我县唯一一家国有的养老机构因在城区,并且入住率不高;其他9个乡镇的农村养老机构多数硬件不足、面积有限,只有县城中心敬老院在改造后能勉强符合“医养结合”老年康复的需求,村级养老机构因受各自条件限制,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6.资金投入不足:养老机构内设施、设备及环境欠佳,损坏设备无力修复,开设的农村家庭病床,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各项经费得不到保障,职工待遇偏低,人员不稳定,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建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即在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基础上,强化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是人们在养老、医疗和消费理念的重大转变,面对我县6万多名老人的现实需求,我们应把握全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努力实现医疗和养老的无缝对接。

(一)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一要发改部门结合我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专项规划,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二要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民政、卫计、社保、财政、发改等多个部门,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二)明确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投入

一是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举措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工作的落实。二是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解决好医养结合模式服务项目的许可进入问题。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展资金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积极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或机构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的前期建设规划和后期运营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二是采用公建公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支持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转型模式,鼓励举办养老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同时加强政策支持,使养老机构在床位资助、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方面享有公立机构相同的政策。

(四)加强统筹协调,探索结合模式

大力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服务机构须具备医疗资质和条件,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中医养生养老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更加先进的“医疗”、 “养生”、 “预防”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理念,有利于切实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一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撑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驻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二要进一步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增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三是将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改建为老年康复医院,优先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照护问题,使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地安度晚年。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加强专业护理人员和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养老服务专业人员,根据服务对象人数和服务需求,按规定比例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按7:1的比例配备),并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护理专业水平,同时建立合理的薪酬保障和职称晋升机制,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吸收更多的人投入到养老护理队伍中;二要配备合理适用的医疗设施、设备,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体活动、精神慰藉等多样化养老服务;三要对各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职业资格认证,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

(六)建立保障制度

我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即应获得系统的、规范的、配套的法律与制度支持。例如,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执行中,相关政府部门应从实际出发,保证政策与规章与之相符。在此方面,卫计部门与民政部门须要做出积极的行动与配合,其中,卫计部门要科学地制定医疗机构准入与管理制度,民政部门要科学地制定养老机构资质审批与注册制度等。与此同时,养老中更需要对相关法律规范体系进行建立,包括民政法律、卫生法律等,保证各项法律制度与规范的落实,以推动更高层面立法工作与医养结合模式的运行,促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县诸多老龄化人口提供更加有力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