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春节,每年农历六月的“花饭节”则是壮族同胞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了,又叫过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新历的7月23日,在阿舍彝族乡斗南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花饭节”活动,壮族同胞精心染制了五颜六色的花米饭,邀请亲朋好友和远方的客人一起载歌载舞,齐聚一堂,共度佳节,呈现出一场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乡村振兴的节日盛宴。
斗南,坐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凹塘,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树木茂盛,云树遥隔,森林覆盖率86%,村内水源点是文山盘龙河源头。全村196户786人,全部为壮族斗南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制作地,素有“彝家弦子壮家造”的美传,也是砚山县四大文化名片之一。这里有优美的风景,还有优良的民风。因花茶和村内三步一花景的原因,被称为“花”村。
好山好水育好人,斗南村民族风俗保持较为完好,每年农历六月,家家户户像过大年一样热闹,村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泡染花米饭邀请亲朋好友一起享用,期盼生活能像五颜六色的花米饭一样五彩缤纷,多姿多彩。节日期间走走亲戚,串个门子,吃着花米饭,赛着民歌,跳起民族舞蹈,壮族同胞们始终用自己传统而淳朴的方式,传承着壮族特色民俗文化。
节日的前一天,斗南村民们就开始为过节做准备,采摘用于染饭的植物,提取新鲜的花草植物色素泡制红、黄、蓝、绿、紫、青等十余种颜色的花米。节日当天,清晨伊始,村民们便陆陆续续来到活动地点——斗南村委会内,青壮年男女负责帮忙准备餐食,制作花米饭;杀鸡、宰鸭、煮猪脚、蒸花米饭、做红烧肉、煮茶叶蛋等,忙得不亦乐乎。来自各地的文艺队伍则陆续开始彩排,准备下午的文艺演出;商家们则开始输送商品,整理摊位。此外,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举办,斗南村内中壮年自发组成纪律监督小组,负责维持节日当天秩序,引导车辆停放,指导游客文明游玩。
早上九点,各方来客纷至沓来,青年篮球赛也正式开场,此时的村委会内,已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中午12点;在斗南村委会内摆起了长街宴,壮年男子们拖起菜板,将花米饭,卤鸡蛋,酸菜土鸡、红烧肉、凉卷粉、酸菜鱼等壮家特色菜肴端上客桌,女孩们端上自制美酒,唱着敬酒歌,敬献远道而来的宾客,使宾客们感受到了壮族浓厚的风土人情。村里的男人女人们也成群结队,在饭桌前唱起了悠扬的对山歌互祝吉祥。
下午一点,“花饭节”文艺汇演正式开场。当天,共有来自西畴、砚山、维摩、平远、嫁依、马塘、岔河、马荣、补左;斗南、小寨、尼龙拱、麦地坡、斗南小学等组织的30余支文艺队及个人表演者,60余个节目参演。表演者年龄上至70余岁的老人,下至4岁孩童,男女老少,各展风采;节目内容有壮族山歌、壮族舞蹈、红歌表演、诗歌朗诵,更有傣族舞、拉丁舞、新疆舞等轮番上阵,传统与现代,老年与青年儿童,风格各异,好戏连连,为观众们奉上了一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艺大餐。60余个节目轮番上阵,高潮迭起,演出者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舞姿表达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用嘹亮的歌声歌颂着生活的美好,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展示了壮族人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丰富精彩的文艺演出,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拍照打卡;以各色花米饭制作而成的花饭画、琳琅满目的壮族特色商品、小吃,优美的村内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品尝、游览,村内水体景观、林间栈道、墙体美化处,到处可见游客的身影,爬山散步,悠闲自在,热闹非凡,乐趣无穷。
晚餐过后,独具民族特色的篝火晚会如期举行,伴随着音乐节拍,男女老少,各个民族的人们手拉手,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明亮的篝火照亮夜空,跳动的音符响彻村寨,在阵阵欢歌热舞中,节日的气氛被推入高潮,各方来客乐在其中,忘记一身烦恼,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无不笑意盈盈,沉醉其间。一幅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乡间节日美好画面正徐徐展开。
绿水青山间、美妙歌声里、曼妙舞姿中、熊熊篝火处,精彩纷呈的花饭节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为壮族群众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各族人民呈现了一场浪漫的节日盛宴,对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次花饭节顺利举办得益于国家的富强安定、各民族团结友爱,彰显了斗南村浓郁的壮族特色风情,各方来客、各族人民在斗南村齐聚一堂,共同度过了一个祥和、欢乐、美好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