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加快推进砚山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设成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坚持以“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品牌塑造等项目工程为抓手,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实施“一二三”行动,落实全州“5个百万”基地建设举措,突出砚山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和发展质量,不断擦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产量大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等金字招牌,推动砚山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4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亿公斤以上;以蔬菜产业为代表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综合产值达16亿元以上。努力将砚山县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县,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综合水利工程。加快推进重点水系连通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等项目,力争到2025年,全县新增蓄水库容0.3亿m³,全县总库容达到2.39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52亿m³,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2.88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有效灌溉率提高到37%以上。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加快水库建设。加快推进阿舍五谷冲、稼依补佐、阿猛三岔河等3座水源工程建设和八嘎梅子箐,者腊秧田冲、老龙,阿猛六合等4座小型水库建设。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快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平远片区、阿猛片区农业生产用水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平远镇阿三龙中型灌区建设,稳步推进维摩乡岔路口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全县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以上。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规划解决自来水替代单一依靠小水窖供水人口6.94万人,进一步提高全县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4.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砚山耕地面积广,但农田水利设施覆盖率较低的现状,加强中低产田地土地整理及配套产业道路、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和节水农业等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全县7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以蔬菜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山、水、林、田(地)、路综合治理,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山区“宜机化”农田改造力度,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不断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为进一步巩固国家产粮大县和更高质量建设“一县一业”示范县打下坚实基础。力争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由目前的13.4万亩增加到45万亩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推进蔬菜(含辣椒)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遵循市场导向和全产业链发展的理念,落实“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举措,按照“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要求,突出品牌营销和加工需求,倒逼蔬菜生产环节全程标准化;以产业资本为纽带,以产业链优质企业为抓手,在2019年以来实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实施2021年度“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项目,努力申报实施往后年度示范创建项目。通过“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项目的引领,在县内建成一批高标准蔬菜基地,培育壮大一批蔬菜加工营销企业,全面蔬菜基地化率,延伸加工和市场营销产业链,牢牢掌握蔬菜产业生产、销售主导权,全面提升蔬菜产业发展质量和速度。力争到2025年,全面完成“一县一业”建设目标,砚山县蔬菜种植达90万亩,综合产值达90亿元。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蔬菜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1.提升规模化水平
(1)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农田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育苗设施、温室大棚等保护性生产设施、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标准化蔬菜基地喷灌设施覆盖率达100%;推进蔬菜生产从整地到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应用田间智能管理系统。支持加工型企业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支持建设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大先进农机设备和小型山地农机的示范推广。力争到2025年,建成20个高原特色生态蔬菜种植园,建成万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4个以上,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0万亩。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供销社、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的蔬菜产业集群。依托蔬菜产业集群项目,以县内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加强蔬菜分拣、清洗、分等分级、包装、预冷、仓储设施建设,加强蔬菜加工设施配套,降低损耗,提高品质。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供销社、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提升组织化水平
(1)推进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培育。依托县内蔬菜经营主体,坚持政府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引进培育大型蔬菜营销加工企业以及各种配套企业,形成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达15个,从事蔬菜种植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达18个。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供销社、县乡村振兴局、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依托砚山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砚山县蔬菜全产业链数字平台,构建从生产、加工到营销全产业链大数据库,实施数字化管理。
县工信商务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提升专业化水平
(1)开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20个。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制蔬菜产品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标准的宣传使用和推广指导。力争到2025年,形成2个以上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4.提升绿色化水平。深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行动,持续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建成一批万亩连片的有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县蔬菜“三品一标”认证达100个,绿色有机蔬菜认证面积到10万亩以上、覆盖率达到10%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提升市场化水平。依托砚山县蔬菜产业联盟,整合产加销优势资源,细分目标市场,促进蔬菜规模化外销。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砚山蔬菜”品牌宣传推广,支持企业创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同时使用的格局,打造出一批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叫得响的蔬菜品牌。充分利用沪滇对口帮扶协作机制、政策、资源,在对口帮扶城市拓展营销渠道。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工信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投资促进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加快发展三七产业。围绕全州打造千亿产业目标,依托县内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金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抓住良地、良种、良法三个关键环节,着力补齐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短板,推动三七从种植到制药、保健、康养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提升三七品质、价格以及附加值。力争到2025年,全县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综合产值达16亿元以上,中国“三七之乡”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统计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抓牢种质端。依托砚山县作为三七原产地、主产区的地位,加快制定三七种子选育、种苗管理技术标准,确保砚山三七种源、种子提供、标准制定的基础地位。
(1)完善种植标准体系。依托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协助县三七研究院制定、申报省级或国家级、行业团体三七种植技术和质量标准,加快三七种植绿色化、标准化发展,全力将砚山打造成为三七种植技术和标准输出中心。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建强种质基地。以市场为导向,每年建设6500亩以上三七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推进三七种苗产业化发展,培育1家以上优质三七新品种种子种苗龙头企业,打造三七优质种子种苗品牌,牢牢把控行业制高点。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提升种植水平。发挥砚山三七良地、良种、良法优势,抓实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砚山三七种植水平。
(1)全力开展三七种植高效轮作攻关。积极推进种植连作技术转化,力争推广老地高效三七轮作种植达8000亩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2)建强三七道地药材核心产区。提升三七基地“三化”水平,发展以三七为主重点的中药材有机种植、GAP种植和规范化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到2025年,力争打造出1个以上省级基地,1个以上州级基地,2个以上县级基地,三七基地化率提高到90%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延伸产品链。培育龙头企业,建强产业园区,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三七从种植到制药、保健、康养全产业链发展。
(1)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依托三七加工企业,积极培育新主体,力争5年内引进培育1户国内、世界一流企业,打造1户优质种植企业、1户高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增加到2户,培育出一批产值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文山三七“三标”联用,发展电商新业态和市场新模式,建设现代化、数字化的三七智慧仓储物流市场,力争培育县内三七产品进入省级“10大名品”。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加大科研攻关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新型饮片,开发冻干三七或配方颗粒等新型饮片1个以上;研究开发特医、特膳、保健食品等大健康产品10个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4)发展康养旅游新业态。高品质打造砚山高品质药园,加强与医院、养老、康复等机构的合作,建设三七康养体验中心或体验站,推动三七在非医疗领域、健康养生领域的创新开发利用,提高三七产业附加值。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5)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协助开展三七粉饮片、文山三七国家标准修订,三七叶总皂苷提取物国家标准制定申报,三七主根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不断健全完善三七产业技术和标准体系。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
(6)构建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建设中药材物联网基地3个以上,全面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和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立足砚山220万亩耕地资源优势和低纬高原气候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果,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抓住种子端和市场营销端,开展多种农业种质资源培育,实现重点产业和品牌的打造。
1.打造粮食生产基地。在7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等项目,着力提升粮食生产基地化率;落实科技增粮措施,实施绿色高产示范创建等项目,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巩固国家产粮大县地位。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打造6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通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粮食间套种、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农艺措施,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综合高效配套生产技术到位率,建成优质、高产的玉米生产基地。
一是加快优质玉米基地建设。到2025年,实施绿色高效优质玉米高产示范1亩,辐射带动全县60万亩玉米种植。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依托国家级“云南省农科院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服务基地”和砚山东南亚杂交玉米研究所,加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强引智成果的推广应用,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培育优质高产的玉米新品种,并结合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同时,做好市场营销,把砚山研发生产的优良品种推广到周边地区。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打造10万亩高端稻谷基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稻谷新品种试验示范,积极推广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应用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提升稻谷品质,推动砚山稻谷产业高端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高端稻谷基地建设。在阿舍、平远、稼依、维摩、者腊、盘龙、江那等重点乡(镇)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杂交水稻旱栽示范、陆稻种植示范。到2025年,建成10万亩高端稻谷(含陆稻)基地。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是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种植。力争到2025年,有机稻谷认证产品1个以上,打造地理标志产品1个以上,打造省级水稻基地2个、州级水稻基地1个、县级水稻基地1个,基地化率提高到60%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是大力推进稻谷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元应用。支持高端稻米加工企业加快生产基地、技术改造、原料收购、批发和流通网络建设,延伸高端稻米产业链,提高砚山稻米市场竞争力。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打造90万亩蔬菜(含辣椒)基地。以砚山“一县一业”蔬菜示范县为引领,以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示范带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把砚山建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上海、北京市场的“菜篮子”。力争到2025年,全县蔬菜产业综合产值提高到90亿元以上。
(1)打造60万亩辣椒基地。以蔬菜(含辣椒)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为契机,做大做优辣椒产业,积极申报“砚山辣椒”地理标识的认证,打响“砚山辣椒”品牌,努力将砚山打造成为西南地区辣椒生产、加工、集散核心区域。
一是聚焦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将辣椒基地重点布局在平远、稼依、维摩、江那、盘龙、者腊、干河、阿猛8个乡(镇),加快建设丘北干椒、小米椒、朝天椒产业基地集群区和核心示范区,积极申报“砚山辣椒”地理标志认证。力争到2025年,建成60万亩辣椒基地,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是抓好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和优势老品种的提纯复壮,研究制定优质高效示范基地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效益的辣椒原料生产基地。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是加大对辣椒企业的扶持力度,依托县内润辉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华安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彝品香食品有限公司、天晟工贸有限公司等辣椒企业,坚持内培外引、以商招商,积极引进全国知名、行业领军的辣椒龙头企业落户砚山,着力打造1户以上拳头企业,推动砚山辣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局、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建设30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依托县内松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康食品有限公司、兴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长泰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蔬菜企业,推广绿色生产措施,申报绿色有机认证,引领全县蔬菜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绿色有机蔬菜基地。
一是提升基地规模档次,着力打造省级绿色有机蔬菜基地4个,州级绿色有机蔬菜基地6个,县级绿色有机蔬菜基地11个。到2025年,建成30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综合产值达60亿元。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是深入推进绿色有机认证、农业清洁生产和投入品减量增效,建立完善绿色有机基地管护长效机制,切实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蔬菜生产全过程。到2025年,全县绿色蔬菜认证产品增加到65个以上,有机蔬菜产品增加到5个以上,拥有地理标志产品1个以上,全县1/3以上蔬菜实现绿色有机。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打造5万亩道地药材基地。大力加强濒危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中药材良种选育推广、绿色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全面提升中药材生态化、绿色化、品质化水平。
(1)全面提升基地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建成5万亩以三七为重点的道地药材基地。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强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依托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阿猛镇空心山中药材种植协会等经营主体,围绕铁皮石斛、重楼、滇黄精、白芨等特色中药材资源,建设1个以上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加强中药材标准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流通、科技研发、品牌建设工作。扎实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实施原产地保护。到2025年,全县认定绿色道地药材、有机道地药材1个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4.打造17万亩高原特色水果基地。围绕砚山气候多样性,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串点连线、形成片区”的原则,依托南国苹果庄园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添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彩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诏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水果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全县高品质水果基地建设,打造“绿色、高效、高产”高原水果基地,推进特色水果品牌的打造,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原特色水果基地达17万亩,水果产量达10万吨,产值达4亿元。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打造高品质水果基地。着力打造5万亩李子基地、4万亩苹果基地、3万亩桃子基地、2000亩高端蓝莓基地,并建成20个高原特色水果园。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水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全面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强砚山高原特色水果“绿色食品”品牌建设,采用无公害以及绿色种植栽培技术,把砚山李子、苹果、桃子、蓝莓等优质水果打造为绿色食品。力争到2025年,全县水果绿色食品认证达5个以上,有机食品认证达2个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打造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1)打造年出栏65万头生猪生产基地。依托砚山生猪养殖自然资源及产业发展优势,以平远、稼依、维摩、江那、者腊、阿猛6个乡(镇)为生猪养殖优势区。以大北农集团云南昌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文山小蛮猪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示范带动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到2025年,力争全县生猪年出栏65万头,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50%以上,建成6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其中10万头以上2个。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供销社、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打造年出栏15万头肉牛生产基地。依托砚山草料资源和优良文山牛遗传资源,以阿舍、平远、维摩、者腊、蚌峨、阿猛6个乡(镇)为肉牛产业优势发展区。
一是依托中康牧业有限公司、乐牧牧业有限公司、昊赖天岑牧业有限公司、盛龙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肉牛养殖龙头,示范带动全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肉牛养殖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县肉牛出栏达到15万头,综合产值60亿元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20%以上,500头以上肉牛养殖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到85个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是加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到2025年,建成优质人工草地5.6万亩,优质牧草饲料基地砚山县3.6万亩,专用青贮玉米种植基地2万亩。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是加强文山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能繁母牛存栏扩大到12.5万头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是延伸加工产业链条。加大对云南五联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扶持培育,发挥肉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开发高端肉制品,推动产业增值。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五)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以“田园增色、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目标,强化规划提标、景观升级、文化赋能,充分开发利用好阿舍黑巴草场、维摩国家石漠公园、盘龙清水湾、者腊枘辰坡索、八嘎竜所大箐野夫、阿猛石将军等资源,打造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成为砚山旅游名片,示范带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水务局、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设备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和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设备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和高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冷库)88座,建成具有一定规模,集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多功能的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职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切口小一点、研究深一点、更管用一点”工作方法,及时研究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各牵头单位要对照牵头事项,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具体措施和责任人,督促、指导各责任单位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牵头事项高质量完成。各责任密切配合,加强汇报对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形成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月调度制度,县委、县政府牵头负责领导每月调度,不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晾晒”成绩,压实责任,督促落实,确保常态化推进。建立季通报报告制度,各牵头单位要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前将工作推进情况报送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由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于23日前汇总后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县委、县政府视情况进行通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诚信政府,抓实土地、用电、用能、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建立健全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全产业链招商等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述职评议大会重要内容,评议结果作为综合绩效考评重要依据。
(三)注重学习借鉴。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讲座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能力和水平。深入总结各级各部门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效经验,采取现场观摩、案例剖析、现场教学等方式,主动学习借鉴,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成效。
(四)加强督促检查。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定期对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查找工作中存在困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要积极主动作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县委督察室、县政府办督察室要把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情况纳入督察工作计划,推进工作落实。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格按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