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现将《砚山县2025年小春生产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砚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砚山县2025年小春生产指导意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4年,全县上下努力克服干旱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粮油生产总体保持稳中有增。2024年小春生产实现产量3.45万吨比上年增3.1%。为扛牢明年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州级安排布置,现就抓好2025年小春生产提出以下指导意见,请各乡镇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指导,锚定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秋冬种工作,努力稳住小麦、提质冬菜,为夯实明年粮油丰收基础,稳住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提供坚实支撑。
(二)总体要求。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手段,按照省州下达的粮油生产及秋冬种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政策扶持为保障、效益增加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大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力度,优化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提高种植水平,实现单产、质量、效益三个突破,促进全县小春作物增产能力再上新台阶。在充分发挥热区资源挖掘生产潜能,增加种植面积,实现应种尽种的同时,突出扩大油菜、冬马铃薯、小麦、蔬菜和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强化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努力打造冬马铃薯、冬早蔬菜特色优势农产品供给基地。
二、目标任务
全年计划小春作物总播种面积71.1万亩。一是粮食作物计划 种植面积27.5万亩,比上年增0.8万亩,增3%;粮食总产量35830吨,比上年增1377吨,增4%。其中,谷物面积15.5万亩,产量15330吨;豆类面积4万亩,产量3000吨;薯类面积8万亩,产量17500吨。谷物中,小麦面积14.5万亩,产量12460吨;冬玉米面积1万亩,产量2870吨。豆类中,大豆面积0.5万亩。二是油料作物计划种植面积4万亩,比上年增0.66万亩,增19.8%;产量2250吨,比上年增514.4吨,增29.6%。其中,油菜面积2万亩,产量1350吨。三是冬早蔬菜计划种植面积16万亩,比上年增2.15万亩,增15.5%。其中,商品蔬菜面积12万亩,比上年增2万亩。四是冬绿肥计划种植12万亩,比上年1.2万亩增10.8万亩。五是其他冬种作物计划种植11.6万亩,比上年增1.45万亩。其中:冬早小椒6.4万亩、冬早西瓜1.3万亩、冬早草莓0.9万亩,其它作物3万亩。
三、重点工作
2025年小春生产要围绕总体目标,紧扣各个生产环节,依托经营主体,注重绿色生态发展,强化科技指导服务,扎实办好示范样板,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水平,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新看点、新增收点。
(一)紧盯“粮袋子”,为明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历史经验表明,夏粮丰收,全年主动。我县小春粮食生产面积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的24%,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1%。各乡镇要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和模式,扩大小春作物种植面积,依靠科技措施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一是千方百计扩大种植面积。面积是产量的基础,有条件的地方要合理充分利用冬闲田地扩大栽种面积,创新优化种植模式,采取“粮+N”“经+N”等模式,鼓励农户利用光热条件多种或扩种农作物。从近年统计数据看,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出现下滑势头,需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平远、阿猛、维摩要切实压实责任,宣传发动农户多种,用政策撬动面积恢复增长,确保冬小麦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二是紧盯关键环节提高播种质量。要因地制宜及时制定细化各个作物的播种技术方案,密切关注天气,充分利用晴天和秋末雨水集中的有利时机,边收获、边整地、边播种,确保冬小麦、冬玉米、豌蚕豆等作物种在适播期和适墒期。同时,要抓住农机深松深耕、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精量半精量播种、间套种、覆膜栽培等成熟关键技术措施落地,提高整地质量技术和出苗质量。三是围绕需求优化品质结构。继续围绕调结构,促品质为目的,根据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和小春作物的品种特性,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品质。品种选择上要坚持丰产、优质、抗性“三兼顾”原则,筛选、示范推广一批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高抗的优新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小麦重点发展中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豆类重点发展产量高、品质好,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品种。
(二)紧盯“油瓶子”,多措并举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今年,上级下达我县油菜任务2万亩,砚山县整合油菜种植示范项目,将油菜种调供发放到各乡镇,各乡镇要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用好政策,督促落实生产种植环节,千方百计完成好种植任务。精细落实密植增产关键技术,集中打造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示范带动油菜稳产增产。全县计划2片百亩核心示范样板,依托阿猛镇、者腊乡等乡镇做好种植示范。按照《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文山州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通知》,品种上选择云油杂28等高油“双低”油菜优质品种和适合稻油模式的早熟品种,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各乡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延伸油料产业链,针对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油料加工,有条件的村寨、合作社打造油旅融合示范基地,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油菜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积极探索文、农、旅相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
(三)紧盯“菜篮子”,统筹抓好冬早蔬菜等特色产业。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依托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围绕冬马铃薯、冬玉米、冬早蔬菜等主导产业创新农业开发模式,以“早、 鲜”为增长点,以“绿色、健康”为突破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优化作物茬口衔接,做到应种尽种,实现规模与质量并重发展。平均、稼依、阿猛、者腊等乡镇加快发展冬早蔬菜,主销粤港澳大湾区。紧扣全县小春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目标,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利用较好的产业基础,科学布局,促进小春蔬菜扩面增效。
(四)紧盯“钱袋子”,着力提升群众种植收益。发展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及抓手,小春生产既增 “粮”又拿“钱”。小春作物中的马铃薯、油菜、商品蔬菜等附加 值较高,是我州农民群众上半年种植业获取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各乡镇要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坚持把小春生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群众增收的引擎,当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益工程、富民工程来抓,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品种 结构、品质结构,带动延伸产业链,努力开辟农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要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农户的有效衔接,推行订单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鲜食玉米、鲜食豆类、冬早果蔬等特色产业,提高农作物产出效益,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鼓足农民群众“钱袋子”。
(五)紧盯“耕地质量提升”,扩大肥田作物种植。肥田作物 是传统的有机肥源,含有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质十 分丰富。种植肥田作物不仅投资少、肥效高,而且能改善土壤结 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特别是豆科类作物具有 固氮能力,可以利用生物固氮作用增加土壤氮素含量,从而减少 化肥投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冬闲田地或在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的地块上,采取与农作物轮作、间作等方式大力发展肥田作物种植,全年力争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通过翻压还田培肥地力,进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增强耕地产出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压实责任。要充分认识稳定粮油生产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增强抓好小春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做好小春生产作为翌年开好局起好步的开端,力争2025年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开门红”。一是认真分析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尽快将计划任务落实到乡、到村、到户、到地,确保种植任务完成。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油菜、甘蔗种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充分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加强耕地利用管理,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包装,鼓励土地流转连片开发经营,防止耕地闲置,杜绝耕地撂荒,实现应种尽种。四是对小春生产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全面掌握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推动小春生产顺利开展,确保完成生产任务。
(二)强化服务,示范引领。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绿色技术惠及农村各家各户、各经营主体。一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冬季正是农田建设的最佳时机,要抓住秋收后施工黄金期,加快工程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建立项目跟踪制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二是抓好农资调运监管。要组织农技人员提前摸清生产农资需求,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三是加强技术指导。针对农民群众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薄弱等问题,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实行包村、包片责任落实,采取发放政策明白纸,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视频、线上线下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稳定农民收入预期。四是创建示范样板。各乡镇要按种植的主要作物分别建立1—2个示范样板,通过样板示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农民看得见、学得快,提高整体栽培水平。
(三)防灾减损,预防为主。冬春干旱是我县的基本农情, 给小春生产带来严峻考验。要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始终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积极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及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到位率,做足各项应急保障预案,强化物资储备,将防灾减灾工作贯穿整个农业生产全过程。要盯紧重大病虫害防控。将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不发生大面积连片成灾为目标,加强监 测预警预报,强化应急物资准备和队伍演练,最大限度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同时,在冬马铃薯生产区,要加大种薯检疫监管力度,做到凡调必检,严防疫情传播蔓延。在冬玉米生产区,要及早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建立性诱防控带。要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早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灾情发生后,及时调度核实上报灾情,指导灾区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