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砚山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砚山县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砚山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中西部,因“山势颇秀,其形如砚”得名。全县面积3822平方公里,辖四镇七乡两个管理区,86个村委会、21个社区,总人口49.7万人。世代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5.3%。彝族弦子舞、弦子制作工艺、壮族棒棒灯、壮族草人舞已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沙坡村、沙松冲村被评为“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宗教工作重点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砚山素有“滇桂走廊”之称,是云南外接东盟、内联泛珠的主要通道。文山民用机场位于境内,距县城5公里,云桂铁路、广昆、平文、蒙文砚高速公路、国道323线横贯全境,规划的师宗至文山、贵州兴义至河口铁路均过砚山并设站点,形成2小时到富宁港、3小时到昆明、5小时到南宁的快速交通格局。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85亿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完成10.27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2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22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83亿元,增长16.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7357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925元,增长9.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8亿元,增长1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72亿元、增长18.7%,各项贷款余额59.73亿元、增长18.9%。
为实现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省州先后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方案〉的通知》(云厅字〔2016〕20号)、《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农〔2016〕151号)等文件精神,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我县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原则,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现各项资金的合理配置,使资金以砚山县2018年脱贫摘帽为目标,结合贫困县退出考核方案指标,紧紧围绕县级脱贫攻坚规划项目建设,合理地配置到最急需资金投入的地方,集中财力办大事,破解资金零碎、分散、重复交叉等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形成“合力”,重拳出击,找准核心,突破重点,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的重点和关键领域,解决脱贫攻坚任务与资金需求缺口的矛盾,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第一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州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结合“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到县的原则,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行使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激发内生动力,围绕突出问题,以脱贫摘帽增收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整合平台,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脱贫攻坚投入新格局,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18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增收3个主要目标。脱贫,即14824户建档贫困户6416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摘帽,即全县3个贫困乡(八嘎乡、蚌峨乡、者腊乡)、31个贫困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摘除贫困县帽子,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增收,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7357元、8925元增加到29819元、9800元,年均增长9%、9.8%。到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于或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三节 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允许在相关领域先行先试。围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目标,鼓励各乡镇、各部门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彻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集中财力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渠道不变,充分授权。对全县纳入统筹整合适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中央、省、州有关部门按照原渠道下达到县,改革资金管理方式,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使用权限完全下放到县级。资金项目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审查),县人民政府审批。
统筹协调,权责匹配。做到上下统筹、条块统筹,坚持以统筹财政涉农资金为主体,带动统筹其他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及各种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做到以县级为主体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增强县级统筹功能。县级财政和各主管部门作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主体,对项目和资金进行监管;各乡(镇)作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主体,根据脱贫攻坚规划,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并承担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实用的责任。
精准发力,注重实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要与脱贫成效紧密挂钩,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金融扶贫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切实解决制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瓶颈问题,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章 实施范围及概况
第一节 项目实施区域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项目资金涉及县委组织部,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农开办、综改办)、扶贫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文广体旅局、民族宗教局、农科局、水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卫生计生局、教育局,欣隆公司等项目部门,项目覆盖全县11个乡(镇)107个村(社),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安排坚持向贫困乡村倾斜,向贫困人口倾斜原则,重点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乡、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6年,制定出台稳增长开好局39条政策措施,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和督导考核,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12%、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9.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18.7%、18.9%,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我县强化政策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在国务院第三次稳增长大督察中,被国务院在全国通报表扬。投入资金5.29亿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效应进一步凸显,烤烟、辣椒、三七、蔬菜、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分别实现产值4.81亿元、6.6亿元、4.41亿元、3.55亿元、11.93亿元。兑现各项惠农补贴1.25亿元,实现粮食丰产丰收。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8%。发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补助660万元,兑现2015年县级奖励资金311万元;承接产业转移加工区第四期8.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成投入使用,国内首条年产20万吨硫态化还原锰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17.6%。现代物流园区海关“两仓”和信息楼如期建成,“好买卖”乡村新型购物中心、县乡电商服务场所和“中国三七之乡农产品网”投入运行,听湖保护与开发、临空产业园、黑巴草场旅游等三产重大规划启动实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6721万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169万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500万元、申报上海浦发银行扶贫贷款63.55亿元,出台重点项目临时用地保障办法,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批“五网”重点基础项目建成使用,城乡环卫一体化、乡镇污水及城乡公厕PPP项目、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启动。全面落实国家、省、州降成本各项政策措施,全年共兑现各类税费减免、产业扶持、企业奖励资金1.36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26.8%,部分参与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企业用电成本降低40%左右。通过展期、借旧还新等方式,使用企业信贷引导资金帮助企业调头贷款1.27亿元。初步完成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组建并成功融资68亿元投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政府“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投融资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共引进9户企业入砚发展,实施国内合作项目86个,引进资金64.89亿元,增长13.64%。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3.4亿元,拆除全县中小学D级危房,新建校舍18.2万平方米;投入9389万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启动实施《砚山县振兴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在不减常规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追加1000万元加快教育振兴步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全州率先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县中医医院综合住院楼、妇幼保健院门诊医技楼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7%,104.4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医药费减免补偿2.07亿元。县民族文化中心、第一批“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1万户直播卫星户户通行政置换,解决近5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题,组队参加全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取得骄人成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县社会福利院和一批乡(镇)、社区养老机构开工建设,各项救济政策全面落实。
第三节 项目建设需求
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砚山县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5.3%。贫困地区多处于偏僻山区,高寒贫瘠,居住分散,由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渠道、原始积累等因素制约,贫困地区产业单一,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强,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较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阻碍农村经济发展。2017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后,全县纳入建档贫困户14824户64169人,全县贫困发生率达到10.76%。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砚山县“农业大县大而不强、工业弱县弱而乏力、财政穷县穷而少源、资源富县富而不活”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资金和项目需求缺口大。
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薄弱。投入和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使全县3个贫困乡(八嘎乡、蚌峨乡、者腊乡)、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摘除贫困县帽子,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但县乡财力薄弱,扶贫开发投入与贫困群众需求差距较大。
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乏力。全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正在起步阶段,优势工业企业数量不足,尚未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带动基地、辐射贫困农户能力较弱,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效果还不明显,群众收入增长缓慢。
返贫现象较为突出。由于我县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特别是近几年来,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贫困地区交通、能源、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基础建设滞后,农户自身经济实力差,因灾减产、因病就医、子女上学等因素,造成了部分贫困农户脱贫后返贫,增加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
第三章 建设任务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集中力量解决贫困乡村脱贫摘帽问题。
一、农村交通
砚山县自然村进村道路建设项目1个。新改建622.86公里四级公路路基路面。项目计划总投资35759.94万元,其中:浦发银行贷款18685.8万元,国开行贷款15494.89万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79.26元。项目覆盖全县9个乡镇31个贫困行政村,涉及贫困户6684户27572贫困人口。按照2018年脱贫摘帽的要求,补齐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短板”,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网络,打通交通扶贫“最后一公里”,消除交通“瓶颈”问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交通运输保障。项目于2016年初开展勘察设计工作,于2017年1月进场施工,计划于2018年12月底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全县9个乡(镇)31个贫困行政村,涉及贫困户6684户27572贫困人口群众出行难问题,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
实施砚山县贫困行政村村内道路建设项目1个。实施村内道路硬化382.54公里,计划投资25559.37万元,其中:县级涉农资金整合5559.37万元,金融融资20000万元;项目建设期限2017—2018年;涉及全县9个乡(镇),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82个村小组,涉及7391户30450人。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乡整乡推进项目2个。实施村组、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补助标准为1000万元/个;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0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17年至2018年;涉及八嘎乡、蚌峨乡2个乡6个贫困行政村3863户5650人,项目实施将改善2个建档立卡贫困乡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村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7个。实施7个贫困行政村村内道路硬化,投入财政涉农资金700万元(100万元/个);建设期限为2017年至2018年;项目涉及贫困户1828户,贫困人口8015人。具体是:阿猛镇石板房村委会(贫困户554户、贫困人口2410人)、水塘村委会(贫困户182户、贫困人口848人),八嘎乡蚌岔村委会(贫困户116户、贫困人口470人)、凹嘎村委会(贫困户196户、贫困人口767人)、半夜寨村委会(贫困户127户、贫困人口580人)、八嘎村委会(贫困户332户、贫困人口1446人)、稼依镇补佐村委会(贫困户321户、1494人)。项目的实施将改善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2个。分别为:砚山县维摩乡斗果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砚山县者腊乡老龙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期限: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砚山县维摩乡斗果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0万元;项目建设性质及规模:新建高标准农田0.4万亩,项目主要涉及维摩乡斗果村委会贫困户140户,贫困人口668人;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泵站抽水池1座,新建光伏泵站2座;新建压力管道2条,长897m;新建主水池2座。新建输水管道3.665km;新建分水池6座,配套管道建筑物244件。修建机耕路1条,总长3.562km,埋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涵管90m。砚山县者腊乡老龙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77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1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57.5万元,项目建设性质及规模:新建高标准农田0.4万亩,项目主要涉及者腊乡老龙村委会贫困户81户,贫困人口334人,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水利措施,生态河道治理2条,总长3.695km;田间道路:修建沿河机耕路2条,总长3.695km。林业措施,种植沿河护坡垂柳(胸径6cm)1478棵。通过两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顺利完工,对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起到积极作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能有效改善项目区灌溉和耕作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能力,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水利
砚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工程。新建30立方米人饮水窖1288件,小水井52件,安装各类管网21.8公里,安装水表、站管、水龙头251套。建设规模及标准:原则上水窖容积每口不得低于30立方米,水井开挖深度不限,但出水量不低于20升每人每天需水要求,管材为国标管,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资金来源构成,工程总投资为1084.03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91.39万元,受益群众投入392.64万元。建设时限:12个月,计划2017年12月25日完工。该项目涉及11个乡(镇),60个村委会,270个自然村1606户贫困建档立卡户6854人。本项目实施后可解决1606户贫困建档立卡户6854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砚山县稼依规模化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新建58㎡泵房1座;安装变压器1台,10kv输电线路200m,380V输电线路300m。安装卧式多级离心泵6台,安装控制柜6台,安装压力管道3315m,安装伸缩节23个;铺设输水管11520m,新建Ⅱ型阀门井28座,安装排泥阀11个,安装排气阀17个;新建2000m³蓄水池1座;铺设一级主管17908m,新建Ⅱ型阀门井7座,安装闸阀7个;新建过滤房6座,安装过滤器10组;铺设二级主管34490m;铺设干管65885m,安装IC卡智能水表269只;新建Ⅰ型阀门井269座,安装闸阀269个;铺设支管514123m,安装闸阀6360个;配套喷灌桩35411个(包含:预制混凝土灌桩35411个,dn32PPR管49575.4m,dn32闸阀35411个,喷头35411个)。建设规模及标准:本工程计划对稼依镇规模化片区13045亩蔬菜种植园区进行配套高效节水措施。结合项目区地块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六个灌溉区。其中灌溉Ⅰ区灌溉面积为842亩;灌溉Ⅱ区灌溉面积为1938亩;灌溉Ⅲ区灌溉面积为3399亩;灌溉Ⅳ区灌溉面积3205亩;灌溉Ⅴ区灌溉面积1138亩;灌溉Ⅵ区灌溉面积2523亩,均采用喷灌方式进行灌溉。项目总投资4432.6万元。资金来源构成:本项目总投资4443.65万元,根据云南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333.10万元(占总投资的30%),州县级补助资金444.37万元(占总投资的10%),企业自筹资金2666.19万元(占总投资的60%)。现已争取省级资金1150万元。建设时限:5个月,计划2017年12月20日开工。项目覆盖情况:该项目涉及稼依镇4个村委会,其中4个贫困村194贫困户769个贫困人口。绩效目标:本项目实施后新增灌溉面积13045亩。项目区种植蔬菜,按平均每亩产量1600kg,单价1.5元计算,每亩每年收入2400元。项目实施后,保障了作物需水要求,农业高产稳产,可比缺水灌溉地区增产40%,考虑分摊系数0.6,每亩可增加收入2400×40%×0.6=576元。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年灌溉效益为:576×1.3045=751.39万元。年均节水量168.06万方。项目实施后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量损失,提高供水保证率,明显改善农业灌溉用水条件,保证农作物的适时栽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将使全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同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三、阵地建设
实施阵地建设项目3个。按照《中共砚山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砚山县2017年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砚办发〔2017〕24号)要求,2017年共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49个(新建64个,重建28个,修缮57个),覆盖10个乡(镇)63个行政村和社区;对888个已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配套相关附属设施。按照新建每个活动室补助20万元、重建每个补助15万元、修缮每个补助5万元的标准计算,149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共投入资金1985万元;按照“十三有”标准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县已建88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相关附属设施配套共投入资金1480万元。以上两项共投入资金3465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71个(新建24个,重建17个,修缮30个),共投资885万元;党费投入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1个(新建3个、重建8个),共投资1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67个(新建37个,重建11个,修缮19个),共投资2655万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设的71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共覆盖贫困行政村53个。2018年年初竣工验收后,可实现党员10人以上或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
第二节 产业发展
按照中央、省、州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相关要求,结合县内实际情况,围绕如期脱贫摘帽为努力方向,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特色现代农业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布局,适度规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推广,加大政策扶持,提升贫困地区农户持续增收能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种植业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1个。实施粮食作物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计划7片7万亩,粮食间套种1700亩;经济作物生产蔬菜基地建设3000亩;青贮玉米种植、全株玉米加工与科学饲喂技术示范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加工、科学饲喂技术示范推广应用1000亩等。项目建设期限2017—2018年。项目总投资726.50万元。资源来源构成: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21.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建设时限:2017—2018年。项目计划覆盖全县9个乡(镇)40个村委会(其中贫困村委会10个)727户建档立卡户2987人贫困人口。绩效目标完成情况。1. 粮食生产:2017年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完成7片75065亩,加权平均单产485.5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65.3公斤,增15.5%,超额完成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的目标任务,预计增粮490.2万公斤。示范区全部推广使用良种、良种覆盖率100%,主要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95%,采取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90%。采取机耕、机播、机收,节省了种子和劳动力投入,亩均节本58元增效130.6元,超额完成亩降低成本50元建设指标。2. 经济作物生产:完成产业基地建设4200亩,其中蔬菜基地建设2700亩,辣椒种植示范1500亩。通过测产验收,朝天椒亩产871.5公斤,亩产值4183.2元,椒中玉亩产925.1公斤,亩产值4440.5元。项目区育苗棚建成后,提高蔬菜基地产出量,由原来的年产8茬增加到10茬,平均亩增加1800公斤蔬菜产量,增20%,达到增长5%的预定目标,初步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绩效目标。3. 畜牧业生产:完成青贮玉米种3076.9公斤及青贮薄膜6617.6公斤的采购与发放工作。示范推广种植青贮玉米1565亩,全县完成收贮青贮饲料65765吨。实施了50个牧草品种引种和采集试验栽培工作,其中豆科15个,禾本科15个,灌木林5个,收集本地品种15个。4. 其它项目:农产品市场推广,者腊夸溪的中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绿色食品蔬菜申报已到环境评价阶段。迤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绿色食品山药申报处于材料收集整理阶段,申报认证正在进行中;新型职业农民,已开办果蔬菜园艺工、玉米种植大户两个班100人,覆盖15个贫困村13户建档立卡户。
林业产业发展项目。砚山县应菊山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下种养殖项目,投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万元,用于支持合作社圈舍改造和购买牛羊。林业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投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0万元,用于新建圈舍及办公地1690平方米,投入资金61万元,购买山羊和牛120头,资金投入14万元,养殖机械设备资金投入5万元,项目受益群众162户,涉及贫困户103户412人,通过合作社帮扶,贫困户每户第一年可以养10只羊,通过繁殖,三年后可达到至少50只,这样预计能卖到50000元,收入提升明显,通过种养殖项目的开展人均每年可增收1000至1500元,带动103户贫困户增收41.2至61.8万元。
稼依镇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建设总投资325.05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0万元,其他资金50万元,企业自筹75.05万元,主要用于钢架大棚主体材料建设补助。资金补助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经济效益:一是种植效益:实施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示范100亩,年种植蔬菜8茬,亩实现产值8万元,三年实现项目总产值2400万元。二是扶贫效益:带动精准贫困户404户,户年均增收4000元,3年共增收484.8万元,帮助404户贫困户脱贫,有效实现产业脱贫的目标。三是打工收入:基地建成后,每天能容纳工人200人,每人每年收入达2.4万元,三年带动农户增收1440万元。社会效益:一是加快了砚山蔬菜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后劲,为农民持续增收找到了一种新模式。二是通过蔬菜无土栽培在试验、示范的推广和应用,使农民懂得了科学管理、科学用药的技术,提高了蔬菜品质,为生产优质、安全、健康农产品做出了示范。三是水培蔬菜生长周期短,周转快,丰富菜篮子,满足广大人民对蔬菜的生活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地促进砚山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效益:由于项目不用土壤栽培,降低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培肥地力,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持续稳定地发展蔬菜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当地蔬菜产业走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建档立卡贫困户厩舍改造项目。在盘龙乡翁达村委会(西蚌克上、下寨、项家、干龙潭)及阿猛镇阿绞村委会片区(大寨、旧寨、新寨、马西库、凹塘边、龙阴箐、五家寨、老板凳、三家寨、车厂)14个贫困村小组29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22户)新建标准化牛舍2800m2及组织开展养牛技术、牛病防治等技术培训300人次。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建档立卡户为主,养殖大户为辅,通过养殖大户带动建档立卡户,使片区肉牛养殖户三年内牛存栏达500头,年均肉牛出栏达200头,出栏肉牛个体产肉量达150公斤以上。示范带动片区开展种草养畜,提高肉牛出栏率和商品率,加快现代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养牛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项目投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0万元。至2017年12月初完成14个贫困村小组29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22户)标准化牛舍建设并投入使用,12月底将组织开展养牛技术、牛病防治等技术培训工作。
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项目(砚山县2017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结合砚山县辣椒、蔬菜、花卉、水果等产业发展及生产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确定有需求、生产积极性高、带动农户范围广、具备基础建设条件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给予补助,并作为2017年的项目实施主体。具体为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种植大户,共建设组装式冷藏库31座(50吨5座、100吨18座、200吨6座、500吨2座)。项目总投资1192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59万元,实施主体自筹833万元;项目建设期限:2017年8月—2017年12月;项目建设地点:阿舍乡、平远镇、稼依镇、维摩乡、江那镇、盘龙乡、八嘎乡、者腊乡8个乡(镇)。项目建成后,不断改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产品长时间远距离运输,保障蔬菜、辣椒产业不断壮大,提高农产品产值,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达到“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之目的。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根据《砚山县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三年摘帽规划(2015—2017年)》(砚办发〔2015〕30号)和《砚山县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办法(试行)》(组发〔2016〕34号)要求,2017年共补助36个村(社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每个村(社区)补助标准5万元,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其中:统筹整合涉农资金80万元补助16个行政村,财政投入100万补助20个村(社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补助的16行政村中共涉及贫困行政村10个,2017年项目实施后,可实现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目标,切实解决村(社区)无钱办事难题,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村(社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造林林业贷款贴息项目。涉及贷款造林农户共4户80万元(新增1户农户贷款10万元),计划兑现贴息资金1.4583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0.875万元,省级财政贴息资金0.5833万元。项目实施用工量达3500人次,发展林下养牛188头,养鸡1150只,林下种植重楼50亩,白芨100亩,生姜100亩,伏苓30亩,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种植业到户贷款贴息项目。砚山县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者腊乡发展700亩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建设时限:2017年3月-2018年3月。项目总投资693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0万元,州级产业化资金100万元,企业自筹393万元。项目建成后:一是带动贫困户300户,人均实现收入4000元,年实现收入120万元,三年增收360万元。三是打工收入:基地建成后,每天能容纳农民工150人,每人每年收入达2.4万余元,三年带动农户增收1080万元。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一是充分利用区域内土地资源优势,同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美化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三是提高了农户科技水平,增强科技意识,促进乡镇高原特色农业建设走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增加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四是带动和辐射周边群众种植业的发展。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完工后,一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二是改善了区域内基础设施环境,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强区域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三节 民生改善
实施13个易地扶贫安置点项目建设和11716户建档立卡贫困安居房建设,以产村融合、风貌控制、民居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面为重点,积极开展各安置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严格遵循“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要求,提高乡村规划编制和民居设计方案水平,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同时,紧紧围绕搬迁群众脱贫目标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具有浓郁乡土民族文化要素的新农村,实现新房、新村、新景、新产业、新生活、新发展。
一、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项目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项目。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标准实施安居房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确保项目村建成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如期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项目涉及7个乡(镇)13个村757户30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户1613人。项目概算投资11798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554.08万元,县级自筹4542万元,群众自筹3701.92万元。建设时限为2017年至2018年。项目建成后极大改善13个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二、农村危房改造
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1个。砚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建设项目是砚山县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稳固住房的重要项目,是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重要举措。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砚山县11个乡(镇)117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达到安全稳固住房A或B级。项目总投资46864万元,资金构成:中央补助12043.40万元,省补助5442.93万元,县补助1546.0万元,农户自己筹集27831.67万元,建设时限为2017—2018年,项目涉及全县11个乡(镇),31个贫困行政村,11716户危房户。实现我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有保障。
三、公共网络设施
砚山县农村有线电视惠民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956万元,其中云南广电网络砚山支公司预计投资2716万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40万元。工程建设涉及全县11个乡(镇)115个村委会479个村小组41404户农户。项目建设从2017年开始至2018年结束,分两年建设。2017年计划投资1542万元,实施59个村委会256个村小组,覆盖用户21412户,发展用户12298户。其中,阿舍乡1011户,平远镇2495户,稼依镇1087户,江那镇1027户,维摩乡1412户,盘龙乡1120户,八嘎乡654户,蚌峨乡415户,者腊乡581户,干河乡890户,阿猛镇1317户,回龙农场管理区50户,平远华侨管理区150户,稼依华侨管理区80户。2018年计划投资1414万元,实施56个村委会223个村小组,覆盖用户19992户,发展用户11711户。其中,阿舍乡873户,平远镇2469户,稼依镇935户,维摩乡1495户,江那镇1164户,盘龙乡921户,八嘎乡671户,蚌峨乡373户,者腊乡576户,干河乡945户,,阿猛镇1009户,回龙农场管理区50户,平远华侨管理区150户,稼依华侨管理区80户。工程建设完成后,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将由2.5万户增加到5万户,地方台覆盖率将由22.46%提高到44.9%。让边远贫困山区群众能及时听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声音,看得到、看得起高质量、高清晰度、内容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扩大地方台覆盖面,架起地方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一项政府工程、扶贫工程、文化信息工程、民生工程。
第四节 公共服务
一、卫生
砚山县乡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新建17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每个300平方米,合计5100平方米。建设规模及标准:17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每个300平方米,合计51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每个村卫生室投资108万元,合计1836万元。资金来源构成: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836万元。建设时限:2017—2018年。项目覆盖情况:项目涉及稼依镇、维摩乡、八嘎乡、蚌峨乡、者腊乡、阿猛镇6个乡(镇),17个贫困村委会3041户贫困户13355人贫困人口。(包括:维摩乡长岭街、阿伍、斗果、倮可腻;者腊乡老龙、布那、夸溪、克丘;八嘎乡凹嘎、三星、梅子箐、六主、平寨;蚌峨乡南屏;阿猛镇水塘、阿绞;稼依镇小石桥。本项目实施之后,将有效改善农村医疗设施不足的局面,对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砚山县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改善农村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广大群众脱贫致富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期限:2017—2018年。
二、文化体育
砚山县农村体育设施项目。该项目共涉及全县11个乡(镇)、64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5个社区和1个农场,项目建设点共计136个,新建篮球场107块,配置篮球架108副,新建健身路径25条,新建乒乓球桌66张。退出脱贫行政村有条件建设标准篮球场的建设1块标准篮球场,1条健身路径和2张乒乓球桌,无条件的脱贫行政村建设健身路径或者乒乓球桌,预计总投资592.2万元。我县整合资金366.7万元,其中,涉农资金366.7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190.5万元。涉农资金为366.7万元,行业脱贫行政村23个,篮球场地建设43.094万元、健身路径25.3438万元、乒乓球桌6.548万元,共投入74.99万元。涉农剩余291.71万元,主要用于非贫困行政村、社区、农场和自然村。项目建成后为基层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公共健身服务场所,并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提供了便利的体育基础设施服务,项目建设期限2017年1—12月。
砚山县脱贫行政村新建农家书屋项目(7个)。按照农家书屋建设标准,每个农家书屋配置书架5组、阅览桌椅1套(1张桌子、8张椅子)、各类图书1500册、音像制品(100碟)、报刊(2份)及农家书屋标志牌、管理制度等相关设施设备。共需配置7个农家书屋。建设规模及标准:在平远镇大白户村、拉白冲村、拖嘎村,维摩乡阿伍村,八嘎乡半夜寨村、凹嘎村、蚌岔村。共7个脱贫行政村新建农家书屋,涉及乡(镇)负责业务活动用房,县文广体旅局负责配置图书等相关设施设备。项目总投资:35万元。资金来源构成:县级财政整合的中央涉农资金。项目覆盖情况:该项目涉及3个乡(镇)7个贫困村委会1633贫困户。绩效目标阐述:根据文山州文化行业脱贫指标要求,建档立卡脱贫行政村有公共活动场所,具体包括有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该项目建成后,将丰富当地文化活动的开展,繁荣项目实施村文化事业,推进农村建设文化建设。
三、农村旅游
砚山县八嘎乡六主旅游厕所改扩建项目2个。建设旅游厕所一间,共计70平方米,有化粪池,无障碍卫生间。项目总投资50万。建设时限为2017年4月10日至2017年5月30日。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实施,一是改善了六主村委会的卫生状况。二是到六主的游客们以崭新的生态旅游新形象。三是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八嘎乡生态旅游的更好发展。
第五节 能力建设
以砚山县产业政策和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为根本,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以解决当地产业发展急需农村人才为根本,以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帮助脱贫为目标,充分发挥云南技师学院、民族职业高级中学、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认真组织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扶贫对象开展种养殖、驾驶、民族传统工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业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一、技能培训
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00人次;补助标准为1000元/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20万元;建设期限为2017年至2018年;绩效目标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00人,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贫困群众收入。
二、民族团结示范项目
维摩彝族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创建项目。项目围绕民生改善、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关系和谐创建等内容实施;建设期限是2017—2018年,规划总投资4746.47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300万元,部门整合3805.55万元,群众自筹440.92万元,业主投资200万元。覆盖维摩乡4个村委会1个社区12个村(居民)小组,涉及1564户7202人(其中贫困村4个,建档立卡户138户567人)。通过开展示范创建工程,补齐和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00元。贫困发生率降至5%以下,实现脱贫发展的目标,并取得经验推广。建设期限是2017—2018年。
干河乡卡吉村委会新发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生态建设、民生改善保障、产业发展等。建设期限为2017—2018年。规划总投资505.7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00万元,部门整合102万元,群众筹资303.7万元(投工投劳)。项目涉及1个村民小组,82户34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户94人),通过示范村创建使新发寨村内道路硬化、村级活动室和活动场所及附属设施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群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服务活动平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更加丰富了农村文化及文艺活动,有效促进人民群众身心积极健康发展。
者腊乡六诏村委会的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生态建设、民生改善保障、产业发展等。建设期限为2017—2018年。该项目是2017年新建项目,总投资:868.5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00万元,县级政策性贷款253.3万元,县级部门整合220.25万元及群众自筹(投工投劳)294.95万元。项目涉及1个村民小组,贫困户22户121人。通过示范村创建将解决全村22户121人出行难和解决无活动场所等的问题,村容村貌将得到有效改善,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今后乡村两级将定期不定期举行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切实实现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的良好局面。
蚌峨乡六掌村委会龙舍中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生态建设、民生改善保障、产业发展等。建设期限为2017—2018年。该项目是2017年新建项目,总投资657.11万元。其中:民族专项资金100万元,部门整合554.95万元,群众自筹2.16万元。项目涉及1个村民小组,27户12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0户87人),通过示范村创建将解决全村27户124人出行难和解决无活动场所等的问题,村容村貌将得到有效改善,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今后乡村两级将定期不定期举行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切实实现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的良好局面。
稼依镇新寨村委会大石坝民族特色村建设项目。该项目以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民生改善和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为主要内容,规划总投资706.06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00万元、住建部门统贷资金200万元、县委农办美丽宜居乡村专项资金45万元、争取各行业部门资金279.58万元、群众自筹126.48万元。项目涉及1个村民小组,156户6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户31人)。特色村项目建设解决了9户31人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5户贫困户通过互助资金的扶持,大力发展鱼腥草种植,2户农家乐扶持打造等通过培植增收富民产业见成效,群众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壮族村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特色民居和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
维摩乡维摩村委会糯邑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建设期限为2017—2018年。规划总投资65.33万元,县级整合资金46万元,群众筹资19.33万元(投工投劳)。项目涉及2个村民小组,139户68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28户606人)。通过示范村建设,解决2个贫困村139户,667人的出行难问题,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丰富了农村文化及文艺活动,有效促进人民群众身心积极健康发展。
第六节 其它
一、农村新能源建设
砚山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91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500万元,农户自筹391万元。项目涉及全县11个乡(镇),重点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预计12月底可全面完成该项目的建设。项目涉及全县乡(镇)24个贫困村,981户贫困村贫困户。太阳能热水器项目在农村的推广使用,让广大农民群众用上了方便、卫生的清洁能源,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明显,农民得到了实惠。
二、农村节柴改灶建设
砚山县2017年计划完成节柴改造1500套,投入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45万元(每台补助农户资金300元)。预计12月底可全面完成该项目的建设。项目涉及全县6个乡(镇),其中:平远镇300套,江那镇200套,八嘎乡500套,蚌峨乡200套,者腊乡200套。涉及16贫困村1135户贫困村贫困户,4629人贫困人口。节柴改灶项目在农村的推广使用,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用能习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特别是解决了贫困户的用能问题,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
第四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方案总投资138658.88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42147.56万元,融资投入54633.99万元,社会资金投入4210.6万元,农户自筹29987.9万元,其他资金7678.83万元。
第一节 项目投资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71793.45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3937.52万元,金融融资54180.69万元,社会资金投入3282.6万元,农户自筹396.42万元。
产业发展项目投资2630.08万元,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667.03万元,社会资金投入728万元,其他资金50万元,农户自筹185.05万元。
民生改善项目投资53151.98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2844.3万元,融资投入15837.48万元,其他资金投入2476万元,农户自筹27831.67万元。
公共服务项目投资2478.2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287.7万元,其他资金190.5万元
能力建设项目投资7668.56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866万元,融资资金453.3万元,其他资金4962.33万元,州级资金200万元,群众自筹1187.54万元。
其他项目投资936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545万元,群众自筹391万元。
第二节 资金筹措
方案总投资138658.88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42147.56万元、社会资金投入4210.6万元,融资投入54633.99万元,农户自筹29987.9万元,其他资金7678.83万元。
第五章 效益分析
第一节 经济效益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实施,将明显改善全县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发展夯实基础。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的实施,将为贫困人口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些项目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力水平,生态环境改善能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节 社会效益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社会公益事业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教育、文化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人口的求学、就医条件,改善贫困乡村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使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发生质的飞跃,为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节 生态效益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实施,能改善当前由于生态环境恶劣致灾致贫的现状,减少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提高贫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第四节 扶贫效益
项目覆盖全县贫困乡(镇)、贫困村,项目建设直接面向农村扶贫主战场,以夯实基础设施、提升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扶贫效果直观、明确。通过一系列扶持措施,进一步明确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主导地位,切合我县实际,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社员、农户增收,实现企业增效、财税增长。项目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投入,使项目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有利于促进项目区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实现砚山县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
第六章 组织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要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确定部门职责分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按照“权力下放、管理加强、责任明确、措施跟上、监督到位”的要求,确保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工作的统筹性、时效性、持续性。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砚山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分管财政、扶贫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扶贫局、农科局、林业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审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民族宗教局、教育局、卫生计生局和11乡(镇)等相关部门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财政局,由韦述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杨令芬、杨喜刚、代建文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专门指定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各1名,抓好部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推进,按时上报试点项目材料,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第二节 责任措施
县直各部门、11乡(镇)要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围绕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发扬“一根丝”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职责,确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进度,积极落实建设任务,全力做好项目的指导、项目资金的落实及项目的具体实施等工作。
县涉农资金整合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县年度项目规划和编制脱贫攻坚规划,提交年度专项扶贫项目计划、年度贫困对象、年度脱贫目标,根据工作进展,按时提交工作进度情况。县财政局负责统筹项目资金分配,资金计划下达,统筹整合使用涉农部门的数据收集汇总上报,根据工作进展,按时提交工作进度情况。审计局加强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项目审计及监督检查力度,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各融资银行负责协调各金融部门加大对全县脱贫攻坚的信贷支持,根据工作进展,按时提交工作进度情况。其他相关部门要注重“十三五”部门专项规划与“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有机衔接,并以此为依据,按照年度脱贫对象滚动退出计划和专项资金投向,合理制定本行业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年度实施计划,积极配合实施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项目工作。
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推进情况、规划衔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整合资金产生的效益,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应当依法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查处干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行为,确保统筹整合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节 项目管理
各项目主管或监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项目批复和下达计划执行,项目评审和立项由各单位按原来的操作模式自行组织评审和立项。不得擅自调整、变更县级批复的项目计划、扶持标准和资金投向等。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和变更的,应按照审批权限逐级报批。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加强项目管理,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廉政承诺制、廉政评议制等制度。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与监督,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切实承当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责任,统筹整合使用自筹资金和整合资金,加强项目库建设,从已审核通过的项目库中,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
要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投入渠道,县直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加大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入农村贫困地区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完善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扩大帮扶规模,提高帮扶水平。充分发动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投工筹资,自力更生,全面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建立项目监管机制。县委县政府督察室,县监察局、财政局、扶贫局、审计局等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对项目的实施以及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督,适时进行督促,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标,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第四节 资金管理
根据《砚山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及涉农部门职责分工,分别会同各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进行管理。各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资金使用单位应加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各涉农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公告、公示在县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涉农主管部门和乡镇组织实施,按照谁决策谁实施、谁公告公示、谁受理反馈意见的原则,县乡两级应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公开栏(墙)、会议及告示等形式,将统筹中所有的财政涉农资金总量、来源、性质、用途、分配原则、计划等内容和项目完成情况在实施地点进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提高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将其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绩效评价结果以县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通报。对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工作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乡镇和部门,在分配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
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定期审计和检查制度。县审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对查出的违规问题依法处理。
构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多方监管机制。乡(镇)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就近就便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的巡视、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应及时制止、纠正并报告上级部门。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等要深入参与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