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天
砚山县扶贫资产“人性化”管理助力边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9-23 10:19:54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阅读次数:2200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针对扶贫领域的各级财政投入资金持续加大,形成了一大批扶贫项目资产,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省、州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部署要求,砚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统筹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业部门,以扶贫项目资产清理、登记、确权、移交、日常管理维护等环节为重点,积极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办身份、住上屋、配上器、拴上绳”的人性化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产权明晰、管理有效、收益稳定的新路子,助力边疆乡村振兴。

一是让资产办上“身份证”。砚山县出台了《砚山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方案(暂行)》,组织全县19个行业部门和11个乡(镇)开展摸清资产底数、归类建帐、落实资产归属工作。全面开展排查梳理,对2013年以来使用各级各类财政和社会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进行排查梳理,建立扶贫资产台账。规范划定资产类型,建立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3种资产类型清单、目录。按照“便于管理、安全高效”的原则,明晰了农户、村集体、乡级、县级资产的产权归属,并上牌管理,标识资产身份。经排查统计,全县扶贫资产原值44.16万元,纳入台账管理的经营性资产达2.29亿元,占比5%;公益性资产20.97亿元,占比48%;到户类资产20.90亿元,占比47%。

二是让资产住上“主人屋”。砚山县所有纳入扶贫资产管理的项目,全部出台了后续管理办法,明确管护职责、主体和要求。明确管运主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户自行管理三种模式分类管理,落实管护主体。探索多种日常管理方式,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扶贫资产管护、入股合作经营管理和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加强公益性资产、经营性扶贫资产和到户类资产的管理,实现资产“入屋”,“管、运、营”同步推进。

三是让资产配上“减贫器”。收益分配足额及时到位,是扶贫资产发挥减贫增收作用的重要保障。具体分给谁,怎么分?砚山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市场规律,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确保资产收益分配合理、能带贫。坚持依法依规分配、精准扶持分配和差异化分配,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对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方案和优先用于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及脱贫成效巩固等要求,制定落实收益金分配方案,让资产配上“减贫器”,坚决杜绝“一分了之、一股了之”的做法。

四是让资产拴上“安全绳”。为确保扶贫资金资产安全,实行三级公示、县级统筹、乡(镇)级统管、村账统揽管理,确保扶贫资产能管用、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