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生理知识?
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机能:(1)运输机能:血液能携带机体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等物质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将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物质运到肺、肾、皮肤、肠道而排出体外;(2)保持酸碱度相对恒定;(3)调节体温的机能;(4)防御与保护机能。
血液是由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两部分组成。有形成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约占血液的45%,其余55%为无形成份——血浆,血浆中水分占91-92%,其余是各种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也就是说,献血失去的一半是水分。
血液中所有成分都经历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白细胞寿命仅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仅为8-9天,红细胞的最长寿命也仅为120天。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1%比例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新生。
无偿献血条件及注意事项?
(一)献血者体检标准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身体健康者。
3.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脉压差:≥30mmHg。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11.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48小时后可献血;接受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以外的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包括减毒活疫苗)14天(2周)后可献血。
12.感染新冠病毒(重型和危重型除外),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结果7天后可以献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复6个月后可以献血。
13.体温<37.3℃;
(二)献血前注意事项
1.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
2.献血前不要空腹。
3.献血前不宜剧烈运动。
4.献血要带上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
(三)献血后注意事项
1.将采血手臂放松、伸直、手指紧压针眼处10分钟,切忌揉搓。
2.保持针眼处干燥、清洁。
3.献血后当天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采过血的手臂当天勿提举重物。
4.多饮水,饮食适当搭配蛋白质、蔬果,勿暴饮、暴食、酗酒。
5.献血后48小时内诊断新冠病毒感染,请及时回告血站,回告电话:0876—3026919。
不能献血的人群有哪些?
不能献血的人群有: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重要脏器疾患或主要脏器手术切除者;恶性肿瘤病患者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血液病患者、异常出血性疾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慢性皮肤病患者;惊厥、晕厥、癫厥患者;体弱多病经常头晕、眼花、耳鸣者;血液病、内分泌病、眼科病和神经性系统疾病患者;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患。
下列几种情况暂时不宜献血:妇女月经期、孕期、分娩后半年内,流产后三个月内;普通小手术后6个月内,如阑尾切除、扁桃腺切除术等;轻度疾患,如头晕、头痛、发热、痛经、神经过敏等;接受血液或血液制品5年内;与传染性肝炎密切接触者6个月内;正在进行药物治疗者和对药物过敏者;正在进行疫苗接种者2至4周;血吸虫病患者;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长期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在确诊前不宜献血;一周前感冒吃药者不宜献血;医生认为暂时不宜献血的其他疾病。
为什么少数人会发生献血反应?
首次参加献血的人中有极少数人会发生晕眩反应。其表现为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等,然后出汗,出汗后面色逐渐红润,症状很快消失。上述晕眩反应经适当护理,无一例发生意外。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对献血缺乏生理知识,精神紧张;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别人晕眩,自己也觉得晕了;有的睡眠不够充足;有的未进早餐;有的献血前疲劳过渡等等。
献血不良反应的因素?
1.精神因素:这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最重要的因素。初次献血者或多或少都有些恐惧感,主要原因是对献血的生理知识了解很少,有思想顾虑,心理恐惧。尤为明显的表现是仅在采少量血标本时即发生反应。也有当看到他人献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自己十分紧张,尚未采血或刚刚采血即发生晕厥,这称之为连锁反应,是完全由精神因素所引起。对于多次献血者,则发生反应率相对较少。
2.献血前过渡疲劳:睡眠不足、饥饿。
3.献血环境不理想:人员拥挤,声音噪杂,空气污浊,气温较高,献血等候时间过长,使献血者心情烦躁。
4.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欠佳:语言生硬,不热情,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穿刺疼痛等。
献血反应的时间,法国统计发生在采血前者占3.1%,在采血床(椅)上占55%,在献血后起床(椅)时刻占14.3%,在茶点休息室占28.9%,迟发性反应占3.6%。
献血可预防心脏病吗?
可以。据芬兰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实,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专家对居住在芬兰东部的20000余名成年人做了试验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献血者比较,从不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专家们对此解释说,人体血液中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血液中含铁较高者与较低者相比,3年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要大出1-2倍),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铁量大为降低。英国营养基金会科学部主任玛格丽特的研究结果也与上述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她分析说,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都会起到加剧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芬兰医生们已发起一场“低铁饮食”运动,要求吃含铁较低的食物。此外最好每年献血一次(献血量为400毫升),这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堪称“一举两得”之美事!
献血无偿,用血有偿?
一直以来,很多市民对自己参加了无偿献血,在用血时仍要缴纳费用感到不理解,甚至抱怨,其实这是大家在理解无偿献血政策上出现的误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四条规定:公民临床需要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制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当地相关规定免交或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那么,一袋血液从采集到输注到患者身上,血站到底要做哪些工作,有没有成本呢?回答是肯定的,有!而且成本很高!
血液的成本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血液采集所用的耗材,主要是献血者的初筛、采血、成分制备、病毒灭活、过滤等过程所需耗材费用。二是各类检测试剂(主要包括血型、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项目)。三是采血相关仪器、设备磨损和维护费用。四是宣传费、纪念品、血液储存费等。同时,血站还要按照相关规定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血液的成本费报销。
如水的来源是天然、无偿的,但天然水需要收集、消毒等过程才能供给大众使用,所以要收取相应的成本费。临床用血收费只针对没有献血的公民,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公民或其相关家庭成员用血成本费是可以报销的。
献血救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是高尚的行为,您献出的每一滴鲜血都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或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大家共同参与献血就可以保证我们整个社会始终储备有充足的血液资源,解除社会、家庭、个人的后顾之忧。献血这一小小举动,对需要它的患者来说意义重大,请您放下质疑,加入献血队伍,今日你救他人,他日他人救你。
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的区别在哪里?
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之间的区别就是有偿和无偿的区分。
(一)义务献血
我国的义务献血是根据国务院〔1978〕242号文件中“实行公民义务献血制度”的规定开展的。义务献血是一种有偿献血形式。组织方式通常为:政府向本区域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驻军及街道或乡镇下达公民义务献血指标,由各单位组织本单位职工或居民参加献血,献血后由采血单位根据政府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向义务献血者发放"献血营养补助费"。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公民义务献血制度是一个有偿献血制度。
(二)无偿献血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等机构对无偿献血的定义是: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人被称为自愿无偿献血者。
我国现在实行的无偿献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国家实行献血制度“的规定展开的。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救助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的献血行为,献血者不因献血而获得任何经济报酬和利益,因此只有实行自愿无偿献血才能真正从源头上保障血液的安全。
无偿献血的目的是帮助不知名的患者而非获得任何个人利益,是不接受任何报酬,并且是完全自愿的个人行为。因而献血者能够理解为什么对献血者健康要制定一定的标准,能够提供有关其可以不宜献血的真实情况,或自我排除(即不适合献血)。而且无偿献血者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健康条件、生活习惯,受过安全输血的教育,他们中各类经血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低于普通人群,更远低于职业卖血者,因此用血者使用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发生输血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也最低。
义务献血是无偿献血的过渡产物,虽然不等同于卖血,但其以行政摊派为基础,实行指令性献血,相当一部分人献血目的不明确,或因主观不愿意献血而添油加醋夸大病情,或因高额补贴导致变相卖血和冒名顶替等违法行为。加之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使部分组织者对献血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对输血安全存在隐患。
职业卖血者多来自社会底层的贫困人群,生活水平低,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常识缺乏,未接受过安全输血方面的教育,吸毒、同性恋、性乱者比例较高,因此病毒感染携带者的比例必然远高于一般人群,献血动机不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常会隐瞒感染病毒的危险因素和病史。为了通过卖血取得经济报酬,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献血、献血浆。因此,卖血者所献的血液质量得不到保证,受血者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甚至会感染经血传播病毒(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危险。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实施多年的无偿献血遇瓶颈未解,尤其是近段时期临床用血紧张不得已而为之的互助献血,可能会促使灭绝多年的有偿卖血有所抬头,医疗临床用血潜在的风险增大。只有切实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才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根本。
街头献血安全吗?
献血车内环境和设备是按照献血要求进行设计和装备的;各项工作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工作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配备有各种消毒设备,采血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和紫外线进行彻底消毒;与献血市民接触的物品均为合格的一次性用品。因此请市民放心,街头献血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