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各学校(园):
现将《砚山县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砚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砚山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砚山县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 文山州教育体育局 文山州文物局关于印发〈文山州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文旅联发〔2022〕3号)文件精神,结合砚山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充分整合砚山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最大限度利 用青少年学生课后服务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全州广大青少年艰苦奋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为加快建设“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提供强力的文化力量。
二、工作原则
严格属地管理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文化系列活动,对面向青少年开展的文化活动、培训辅导等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把关,坚持正确导向,确保活动教育性和公益性。
三、主要任务
(一)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
1.建设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创新文化教育服务品牌,丰富青少年社会实践课堂,积极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剧院、红色旅游资源等打造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开辟“第二课堂”,优先保证青少年校外实践需要。县图书馆优化少儿文献馆藏,少儿阅览室开辟“四史”教育和传统文化专架,利用 4.23 全民阅读日、“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时段,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上好纪念馆的“开学第一课”,围绕“红色文化”“安全教育”“家教家风”,结合线上线下推出不同主题的推广活动,让青少年从历史文化中吸收精神的养分,汲取前进的力量,传递文化正能量。县文化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剧院等面向青少年策划组织书法、国画、戏曲、民乐、非遗等传统文化展览展示和公益演出。利用阿猛会址、王有德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景点及白沙坡彝族刺绣、黑鱼洞彝族特色村寨、窑上土陶等民族文化资源设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综合运用专题讲座、解说导览、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青少年在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2.有效服务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县图书馆、文化馆(中心)、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的基础上,为青少年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便利。组织适合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文化馆要发挥文化服务进校园职能,针对青少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内容的艺术普及工作,完善公共文化云平台,积极推出青少年艺术普及线上课程。
3.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加强艺术创作选题引导,推出一批能够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文艺作品。在参加全省新剧(节)目展演、“彩云奖”评选“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文山州“七花杯”“春满七乡”等活动中积极创作展演一批青少年题材作品。积极参加“彩云杯”说课大赛,知识竞赛、“中华魂”演讲、书法写作比赛。结合实际,举办青少年文艺汇演、舞蹈比赛、合唱节等活动,将说唱、街舞、小剧场话剧等受青少年欢迎的文化形式纳入服务范围。面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普法教育等主题公益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各级各类学校等面向青少年开发设计寓教于乐的文创产品,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品课程。
(二)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
1.开展文化进校园系列服务。县图书馆、文化馆、文物管理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要加强与各级学校(园)沟通合作,聚焦青少年美育工作,形成以“数字化+美育艺术普及+文旅融合”的服务一体化格局,初步探索构建“课程支撑、文化引领”的青少年美育工作机制。继续做好“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深化新时代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积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化素养培育。结合中小学课程教材和地方特色,遴选推荐一批适合进校园、进教材的“彝族弦子舞”“壮族棒棒灯”“壮族草人舞”“跳拳”“窑上陶器工艺”、民族刺绣、民族健身操、艺术培训等项目。持续实施“圆梦工程”“阳光工程”“文博特色”文化志愿服务等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文艺辅导,推动优质资源向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倾斜。
2.支持学校课后服务。县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县教育体育局遴选推荐一批思想品质过硬、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文化工作者,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由义务教育学校根据需要自主选聘为文化辅导员。文化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设文化艺术类活动课程,指导学生文化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对到校参与课后服务的文化辅导员可给予一定补助,补助经费纳入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3.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优势开展红色主题展览、小小解说员等体验活动,让文物在青少年心中“活”起来,激励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合格接班人。结合青少年特点,遴选适合进入校园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动红色教育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组织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红色旅游金牌讲解员进校园开展党史故事宣讲,积极参与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特色品牌活动,创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组织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展演展播,联合新闻媒体推出红色旅游短片。
(三)推进“文教合作”机制
1.搭建“文教合作”平台。县教育体育局与公共文化机关、红色旅游景点等通过签订文教共建协议、举办文教互动活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公共文化机构、剧院、红色旅游景点参观学习。建立青少年活动效果评估、服务满意度评价等跟踪反馈机制,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的生产供给予学校的教育需求相匹配。联合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加强专业人员交流合作,建立文化和旅游系统与教育体育系统协同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长效机制。
2.优秀典型示范引领。加强部门联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精神素养培养优秀案例”推介活动,联合开展中小学生校内外活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四)加强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教育体育局负责对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加强工作协调和督促,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实到位。
2.坚持正确导向。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要求,对面向青少年开展的文化活动、培训辅导等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把关,坚持正确导向,确保活动教育性和公益性。
3.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青少年参加的各类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研究制定安全预案。要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场馆内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要开展师生活动前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动态调控机制,做好进入场馆、景区和学校的疫情防控。
附件: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
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项目内容 | 责任单位 | 实施单位 | 完成时限 |
1 | 创新文化教育服务品牌,丰富青少年社会实践课堂,积极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剧场、红色旅游景区等打造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 | 县文化和旅游局 县教育体育局 | 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所、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022年12月 并长期坚持 |
2 | 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提供免费开放服务的基础上,为青少年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便利。 | 县文化和旅游局 县教育体育局 | 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所、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022年5月 并长期坚持 |
3 | 开展文化进校园系列服务,联合开展中小学生校内外活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 县文化和旅游局 县教育体育局 | 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所、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022年12月 并长期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