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首届壮族壮锦刺绣展亮相尝新节
为铭记光辉历史,讴歌伟大祖国,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深入推进砚山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巩固民族团结创建成果,促进壮族民族文化传承、发展。10月19日,砚山县首届壮族壮锦刺绣展亮相尝新节。
刺绣展厅
砚山县壮族手工刺绣充分反映了壮民群众图腾崇拜、生产劳作及日常生活。其分布广泛、技法多样、内容丰富、图案精美。常见的技法有平绣、翘脚金绣、包边绣;常见的图案有日月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
刺绣过程展示
壮族刺绣多用于传统服饰的包头、上衣、围腰、背带、童帽等物件的装饰。每个图案都有其深刻含义,如“鱼”与“余”同音,有“钱粮充裕年年有余”之意;蝙蝠之“蝠”与“福”同音,寓意福禄双全;游龙飞凤象征富贵吉祥;鸳鸯成对则象征爱情甜蜜忠贞不渝。母亲给出嫁的女儿送喜鹊背带,象征夫妻比翼双飞、家庭美满;婆婆给娶进门的儿媳赠送青蛙背带,希望家族多子多福儿孙满堂;长辈给满周岁的孩童送虎头帽,象征虎威附身鬼怪邪恶不敢接近,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长等等。
砚山县壮族刺绣于2009年8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